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重要公告 >

為美術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深厚支撐

时间:2020-01-13 16:21 来源:人民网 编辑:admin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中國美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國家級展覽,作為黨領導下美術創作、展覽運作、藝術評價的機制建構,全國美展調動最廣泛資源,包容多種藝術形態,動員最大范圍美術工作者﹔它為新中國美術發展提供了平台和驅動力,引領美術事業的發展,體現國家層面的藝術評價標准,從而實現對時代精神的弘揚,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和創作導向、堅持依法依規強化自律管理、堅持實行民主集中制,是全國美展機制不斷完善的根本保障,更是推動新中國美術繁榮發展的堅實基礎。

壯大主流文化的陣地

誕生於1949年、與新中國同行的全國美展,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展覽機制。這種展覽機制,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在全國范圍內調動相關資源和力量,廣泛動員、集中選拔,鼓勵廣大美術工作者通過作品更好地表現社會發展中呈現出的新面貌、新風尚、新景象,使全國美展發展成為規模最大、參與范圍最廣的綜合性美術大展。正是以這種五年一屆、配合國之慶典的獨特展覽機制,全國美展持續參與國家主流文化建設,為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積極貢獻。

連續13屆,全國美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倡導美術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早在第一屆全國美展,就以非常明確的評選標准,體現出鮮明的導向。此后歷屆全國美展,大批“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的優秀美術作品不斷涌現,如第五屆全國美展一等獎作品、周思聰中國畫《人民和總理》,第六屆全國美展金獎作品、詹建俊油畫《潮》,第十屆全國美展金獎作品、袁武中國畫《抗聯組畫——生存》等等。從第十二屆全國美展開始,美術工作者愈發關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入選作品生活氣息更加濃郁,美術工作者將創作視角聚焦人民的冷暖與人民的奮斗,把對人民的情感傾注於筆端,描繪和謳歌百姓生活中的美好、平凡中的力量,展現新時代中華民族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以及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時代情感。

全國美展一直與時代發展同步,關注時代精神表達。從見証新中國成立,到步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再到昂首跨進新時代,每屆全國美展都以經典之作鐫刻時代記憶。例如,第二屆全國美展上,董希文油畫《開國大典》喚起中國人民的集體記憶,點燃億萬觀者的赤子情懷。第六屆全國美展上,潘鶴雕塑《開荒牛——獻給深圳特區》抒發了新時期中國人民解放思想、勇於開拓的豪情壯志。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上,張玉惠漆畫《盛世花開》、焦興濤雕塑《烈焰青春》等作品,則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主題,尋找創新靈感,深刻反映時代變化,描繪時代精神追求。可以說,全國美展以其鮮明的時代特色,成為回望新中國史、回望新中國美術史的重要窗口。

全國美展對推動主題性創作起到巨大作用。縱觀歷屆全國美展入選作品,主題性創作佔據相當比例,且不乏精品佳作。伍必端與靳尚誼合作的油畫《毛主席和亞非拉人民在一起》、謝振甌中國畫《絲綢之路》、陳堅油畫《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時·南京》等作品,以重大主題回答時代課題,展現了美術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上,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推出的部分美術新作精彩亮相,以鮮明的創作導向、生動的繪畫語言、鮮活的藝術形象、飽滿的情感色彩,立體形象地展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風貌,繪制出恢弘壯闊的時代精神圖譜。

培育新人新作的搖籃

全國美展不僅是展示和檢閱美術創作的重要平台,也是發現和培育優秀中青年美術工作者的搖籃。在第二屆全國美展上,“青年美術家的大批出現”便受到評論家關注,這一閃耀的創作群體包括當時31歲的黃永玉、30歲的潘鶴、29歲的高虹等等。日后,他們都成為新中國美術事業發展的中流砥柱。近30年后,青年群體在第六屆全國美展敞開的懷抱中,創作愈發活躍,成就更加突出。僅版畫領域獲獎的32位作者中,便有20位是首次參加美展,而且絕大部分是青年版畫家,其中有兩位青年作者分別獲得金牌和銀牌。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上,榮譽的光芒依然閃耀在青年美術工作者身上,漆畫《織情敘意》的作者張玉惠摘得金獎時僅30歲,而另一位金獎得主、版畫《而立之年》的作者彭偉,當時也隻有34歲。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一步發揮制度優勢,讓“育新人”彰顯的旗幟鮮明、守正創新和義不容辭的思想內涵深植展覽體系,積極團結新文藝群體、群眾文化工作者等,擴大參展人群范圍,努力培養時代新人。

時代不斷變化,全國美展也在多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從最初僅包含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漫畫等傳統門類,到如今已涵蓋藝術設計、綜合材料、實驗藝術等新藝術領域,參展畫種的擴大體現了全國美展兼容並包的評審態度,也體現了新中國美術發展格局的不斷拓寬。從第一屆到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呈現包容多元藝術語言、引領創新融合的特點。美術工作者在題材、語言、風格、技法、材料等方面持續進行富有時代性和個性的創新探索。如第七屆全國美展金獎作品、邢慶仁中國畫《玫瑰色回憶》,以個性化語言賦予革命歷史人物畫獨特精神內涵,突破了主題性創作既往的范式,對美術創作產生深刻影響。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上,跨界、創新與轉化成為亮點。如綜合材料展區,材料技法的互滲和融通成為趨勢﹔實驗藝術展區,現代技術與藝術的融合,充分表達了現代社會人的各種情感體驗。凡此種種,無不體現出全國美展的開放與包容。

傳統畫種守正創新,新興藝術踏上本土化發展的大道。在歷屆全國美展上,不同時期的藝術形態、敘事方式與藝術形式呈現出內在關聯。人們既可以通過這個平台,綜覽新中國美術的藝術成果,又可以及時檢視各個時期的創作狀態,不斷糾偏、歸正。這種主旋律強勁又不乏多元、開放、包容的觀念與機制,保証了全國美展上新人朝氣蓬勃的成長態勢、佳作持續涌現的可喜局面。

推動學科建設的路徑

全國美展的發展,也映照出新中國美術教育發展的歷程。一批又一批高等美術院校走出的莘莘學子,為全國美展貢獻了無數優秀作品,也反映出我國美術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全國美展不斷豐富的藝術門類,亦與美術學科建設相互促進。

以實驗藝術為例,2005年,中央美術學院率先成立“實驗藝術工作室”,后改為“實驗藝術系”﹔2011年,中國美協成立實驗藝術委員會﹔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增設實驗藝術展區,並舉辦作品提名展,同期,中央美院將實驗藝術系升級為“實驗藝術學院”。2019年,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上,實驗藝術正式列入獨立展區,並評選出5件進京作品。近幾年,國內其他院校也紛紛建立實驗藝術院系,美術教育體系日益完善。實驗藝術作為獨立專業方向,學科建設、展覽研究同步跟進。如今,在國內美術教育與創作中,實驗藝術規模和成果蔚為大觀。

理論研究與創作實踐並行,也是全國美展堅持的發展方向。全國美展以中國美術家協會各藝術委員會團結的全國各地的專家資源庫為依托,堅持時代的學術標准、藝術准則,對作品進行認真評選與研討。歷屆全國美展中,對於創作中的一些新主題、新形式語言,專家不但能把握得住,還能從理論角度對美術發展新態勢作出研判,對全國美展中出現的藝術語言變革給予正確評判。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在13個分展區開幕時,系列論壇、講座會、研討會便已同步召開,這既是對展覽的學術補充,對美術理論建設的有益探索,也為當代美術創作提供了重要指引。理論與創作共建,讓全國美展獨具學術引領力。

新時代呼喚新經典。未來,我們應充分發揮制度優勢,辦好全國美展,以藝術的形式塑造國家和民族形象,表現當代中國的建設成就和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繪就新時代的恢弘畫卷和嶄新篇章,為國家、民族、后代留下更多能夠反映這個時代的好作品。

(作者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

版权所有 沪ICP备15047406号-4 上海美术等级培训考试官网
地址:虹口区曲阳路489弄6号楼一楼 邮编:200080 邮箱:mastersart@163.com
网址:www.artgradetest.com 电话:021-65166129 咨询热线:18016022104 传真:+86-21-65166129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2621号